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    

Research on Guidanc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ascular Diseases by Yingwei Theory of Vessel-collateral Theo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以岭[1] 贾振华[2] 常丽萍[1] 魏聪[1]

WU Yi-ling;JIA Zhen-hua;CHANG Li-ping;WEI Cong(Key Disciplines of Cardio-eerebral Vessel Collateral Disease,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llateral Diseas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TCM ,Hebei Yil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Shijiazhuang 050035,China;Hebei Yiling Hospital,Shijiazhuang 050091,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石家庄050035 [2]河北以岭医院,石家庄050091

出  处:《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5CB523301,2012CB518606)

年  份:2019

卷  号:25

期  号:1

起止页码:1-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继承发展血脉理论,结合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特色,汲取主持承担的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系统构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脉络学说,把中医络病学学科的学术发展从"络病证治"推向"脉络学说"研究的历史新阶段。系统研究脉络病变发病规律、基本病机、临床证候及辨证治疗,提出脉络学说核心内容——营卫理论,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完善发展了中医血脉理论。深化发展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提出营卫交感和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以"孙络-微血管"为研究切入点,提出四类微观病理特征,证实通络保护"孙络-微血管"是治疗心、脑和(糖)肾重大疾病共性关键机制——保护微血管、改善血流灌注、保护组织细胞、改善脏器功能,通络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孙络-微血管"病变核心机制,提出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新策略。历经十余年,完成4项循证医学研究解决急性心梗无再流临床难题,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国际医学界难题提供新药物,填补窦缓伴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推动了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下的专科平台建设和学科学会发展,以及脉络病变辨证诊疗方法和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 键 词:血脉理论  脉络学说 营卫理论 脉络-血管系统病 营卫交感  孙络-微血管  微血管病变

分 类 号:R2[中医学类] R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