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颧骨复合体骨折不同手术切口的对比观察    

Comparative study of incis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ex fractur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玉华[1,2] 王天啸[2] 石利新[2] 袁健[2] 李刚[2] 马训[1,2] 徐兵[3] 唐友盛[3]

SUN Yuhua;WANG Tianxiao;SHI Lixin;YUAN Jian;LI Gang;MA Xun;XU Bing;TANG Yousheng(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icial Surgery,School of Stomatology,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Xuzhou,Jiangsu 221002,China;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Xuzhou,Jiangsu 221002;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11)

机构地区:[1]徐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江苏徐州221002 [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 [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上海200011

出  处:《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41141).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12

起止页码:827-8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比较经头皮(半)冠状切口和面部小切口应用于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对2002~2017年收治的5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冠状切口组(28例)和面部小切口组(122例)。冠状切口组采取耳前颞顶部发际线后切口,小切口组以眉外侧切口、面部小切口或经伤口入路。2组必要时可以结合口内前庭切口或经瘢痕切口。全麻下行骨折内固定术,骨折固定部位以眶下缘、颧额缝及颧上颌支柱三维固定为主。对临床资料、骨折类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纳入病例者术前术后摄华特位(Waters View)或CT片,术后的X线或CT片可提供骨折块复位和钛板放置部位的详细情况,以及固定稳定性的资料,对患者的面部形态和咬合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组病例全部患者均一期愈合,2种切口皆能够达到复位固定的要求,各自选择的适应证有所不同。冠状切口组骨折固定部位以颧颞缝、颧额缝及颧上颌支柱三维固定为主,小切口组以眶下缘固定代替颧颞缝固定,同样可以达到稳定固位的目的。冠状切口的并发症为:切口周围麻木(2例),额纹变浅(1例),颞部凹陷及局部脱发。小切口组除不明显的切口瘢痕外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面部小切口能够满足复位固定的要求,美观上也能为患者接受。冠状切口对于陈旧性骨折、移位明显骨折或复杂粉碎性骨折有独特优势。

关 键 词:颧骨骨折 切口 坚固内固定

分 类 号:R782.4[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