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带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pedicled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 flap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u Boyang;Li Shanshan;Zang Mengqing;Zhu Shah Chen Bo;Xue Bingjian;Han Tinglu;Liu Yuanbo(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Plastic Surgery Hospital,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144,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北京100144
年 份:2018
卷 号:34
期 号:12
起止页码:990-9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带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分型,以及手术适应证和技术要点。方法2005年7月至2017年12月,应用带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8例患者软组织缺损,缺损位置包括腹部6例,髂腰部2例,会阴部4例,大腿近端6例。皮瓣分成2种类型,Ⅰ型为螺旋桨皮瓣,其中又分成2种亚型,以腹壁下动脉穿支为蒂的为Ⅰa型;以腹壁下动脉穿支为蒂、但切断血管主干为Ⅰb型。Ⅱ型是传统的以腹壁下动脉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结果18例患者(20块皮瓣)中,包括Ⅰa型皮瓣4块,皮瓣大小平均为19.0cm×6.5cm;血管蒂长度平均2.88cm;旋转角度分别为60°1例、120°1例和180°2例。Ⅱb型皮瓣3块,皮瓣大小分别为26cm×6cm、20cm×5cm和24cm×7cm;血管蒂长度分别为6cm、7cm和7cm;皮瓣旋转角度均为180°。Ⅱ型皮瓣13块,皮瓣大小平均为21.5cm×9.4cm,血管蒂长度平均11.08cm。手术后17块皮瓣全部成活,Ⅰa、Ⅰb和Ⅱ型皮瓣各有1例出现皮瓣尖端小面积坏死,2例经换药处理后,创面直接缝合,1例创面清创后,植皮修复。1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肿瘤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带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既可以岛状皮瓣形式用于腹部、腰部、大腿近端及会阴部的缺损修复,亦可作为螺旋桨皮瓣修复腹部、髂腰部缺损,是兼具灵活性及可靠性的有效修复方法。
关 键 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带蒂皮瓣 修复
分 类 号:R6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