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生态足迹-服务价值法的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化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Service Value Approac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恒博[1] 姚顺波[1] 郭亚军[1] 赵敏娟[1]

WANG Heng-bo;YAO Shun-bo;GUO Ya-jun;ZHAO Min-juan(Center for Resource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195;713732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052)

年  份:2018

卷  号:27

期  号:10

起止页码:2316-23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客观地评价生态承载力及其时空演化规律,通过构建以价值量为单位的生态足迹-服务价值法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框架,选取2000~2015年陕西省9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Moran’s I、LISA集聚图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生态承载力指数的分布特征、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陕西省及三大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低值集聚现象明显,且向关中地区集中。(2)林地面积和当量因子价值是促进生态承载力指数提高的主要因素,人均消费价值是抑制生态承载力指数提升的主要因素。(3)影响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陕西省需要加大生态修复工程投入力度,减缓人均消费价值增长速度,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承载力政策,以达到改善生态承载力的目标。

关 键 词: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价值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演化  驱动因素  

分 类 号:F2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