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超声波遥测在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研究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telemetry in the study of spawning ground of Eriocheir sinen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ENG Zhi;FENG Guang-peng;ZHAO Feng;ZHANG Tao;YANG Gang;ZHUANG Ping(Key Laboratory-of Fisheries Ecology of the Yangtze Estuary,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Shanghai 20009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长江口渔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
基 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M05);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203065)共同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7
期 号:12
起止页码:3795-38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7_2018、GEO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一种超声波标志的体外固定方法,采用超声波遥测法,分析了抱卵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产卵场附近水域的水平和垂直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波标志的体外固定对中华绒螯蟹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移动追踪系统对超声波标志的最大追踪距离为532±16 m;2014年12月共放流14只超声波标志的抱卵中华绒螯蟹,12月下旬至翌年5月上旬10次追踪分别追踪到10、12、13、9、9、9、9、6、4、2只标志蟹;标志蟹主要分布在深水航道的南北两侧的堤坝附近水域,1月标志蟹出现在中游区域的频次显著大于下游区域(P<0.05),随后呈逐步东移的趋势,4月出现在下游区域的频次显著大于中游区域(P<0.05);标志蟹的栖息水深在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1月上旬至2月上旬标志蟹逐步由水深8.25±3.35 m的水域移至水深11.10±2.64 m的水域栖息,2月下旬至4月上旬标志蟹偏好水深6.35 m左右的水域,4月下旬标志蟹的栖息水深为9.89±2.59 m。本文成果将为水生动物的生态习性、栖息地定位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关 键 词:中华绒螯蟹 超声波遥测 体外固定法 长江口 产卵场
分 类 号:S917.4[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