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7年广州市大气臭氧激光雷达组网观测分析    

The Networking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Ozone Lidars in Guangzhou in 2017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祖照[1] 裴成磊[2] 王宇骏[2] 陈彦宁[2] 梁永健[2] 张天舒[3] 范广强[3] 万学平[4] 胡婷婷[4] 李展[4] 李时政[4]

HUANG Zuzhao;PEI Chenglei;WANG Yujun;CHEN Yanning;LIANG Yongjian;ZHANG Tianshu;FAN Guangqiang;WAN Xueping;HU Tingting;LI Zhan;LI Shizheng(Guangzh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enter,Guangzhou 510180,China;Guang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Guangzhou 510030,China;Anhu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Wuxi CAS Photonics Co.,Ltd,Wuxi 214038,China)

机构地区:[1]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180 [2]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广州510030 [3]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4]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38

出  处:《环境科学与技术》

基  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大气臭氧污染关键前提物溯源与防控措施研究(201704020135)

年  份:2018

卷  号:41

期  号:11

起止页码:159-1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IC、JST、PROQUEST、RCCSE、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差分吸收臭氧雷达是测量对流层O_3时空分布的有力工具,利用臭氧激光雷达在广州地区开展大气O_3的组网加强观测研究,分析大气O_3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广州塔站点臭氧激光雷达与安光所标准机对比分析表明两者一致性非常高;同时广州塔498 m处O_3质量浓度与臭氧雷达在495 m处反演的O_3浓度较一致。该文研究2次典型污染过程中对流层O_3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高空O_3污染气团沉降对地面O_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臭氧垂直分布浓度均表现为O_3午后单峰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2.0 km范围内;(2)广州地区O_3浓度表现为南部区域高、北部区域低的特征;(3)9月16-21日期间广州市从北至南5站点雷达图均监测到18日凌晨高空1.0~2.0 km处存在O_3输入且沉降过程,18日午后万顷沙站点O_3浓度最高;(4)10月24-26日期间5站点O_3浓度表明臭氧午后单峰特征明显,广州塔、番禺市桥、万顷沙站点午后O_3浓度均较高,夜间时段高空均存在明显的O_3残留现象,夜间残留会导致次日O_3浓度持续累积升高。

关 键 词: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臭氧浓度 垂直分布  传输过程  

分 类 号:X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