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乌药主要化学成分药效作用研究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of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Lindera aggregat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邓桂明[1] 向彪[1] 肖小芹[2] 欧阳林旗[1] 刘景诗[3] 魏凤[1] 朱青[3] 蒋司晨[1]

DENG Gui-ming;XIANG Biao;XIAO Xiao-qin;OUYANG Lin-qi;LILT Jing-shi;WEI Feng;ZHU Qing;JIANG Si-chen(The First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7,China;The Colleg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China;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Affiliate Cancer Hospital of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湖南长沙410007 [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湖南长沙410013

出  处:《中草药》

基  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6T90752):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429);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4A107);2017年湖南省重点中医建设项目(湘中医药医函[2017]11号);张志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教育[201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J6040).

年  份:2018

卷  号:49

期  号:21

起止页码:5125-51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IPA、JST、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以乌药主要化学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和药效作用,构建乌药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方法选取乌药挥发油、生物碱和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3大类成分中的7个代表性化合物(乌药烯酯、异瑟模环烯醇、新木姜子碱、β-葎草烯、母菊薁、六驳碱、香樟内酯)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其潜在作用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通过数据整合剖析乌药主要化学成分药效作用。结果 7个化合物可作用于40个潜在靶点和20条相关信号通路,涉及抗炎、镇痛、胃肠运动调节、抗氧化、抗肿瘤、肝损伤保护等多个环节;各类成分之间有共同的作用靶点及通路群,有共同的药效作用又各有侧重。结论乌药挥发油、生物碱和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通过多个蛋白靶点和信号通路的调节与转导,显示出不同成分间的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为系统研究乌药药效作用及机制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乌药 网络药理学  挥发油  生物碱  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  乌药烯酯  异瑟模环烯醇  新木姜子碱  β-葎草烯  母菊薁  六驳碱  香樟内酯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