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北方冬麦区主栽品种醇溶蛋白组成的遗传演变分析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Evolution of Gliadin Composition in the Major Wheat Cult ivars Grown in North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郎明林[1] 卢少源[1] 张荣芝[1]

机构地区:[1]河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河北保定071001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39170 488)

年  份:2001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958-9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用改良的 p H3.2 A- PAGE技术分析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建国后不同时期的 5 1个主栽品种和 2 1个骨干亲本的醇溶蛋白组成及其遗传演化规律。结果表明 ,供试主栽品种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变异类型 ,是今后小麦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本实验材料共分离出 72种醇溶蛋白组分 ,供试主栽品种含有其全部组分 ,其单品种谱带数目在 2 1~ 4 1之间 ,品种间各类蛋白组分变异系数在 10 .5 2 %~ 4 1.35 %之间 ,ω、γ、β和 α区分别分离出 30 ,15 ,16,11条醇溶蛋白谱带 ,表明 Gli- 1位点具有更广泛的等位变异 ;不同时期主栽品种的谱带总数呈逐代增加的趋势 ,但表现为 195 0′s~ 1960′s和 1980′s~ 1990′s两个较大的跨度。谱带总体水平的提高 ,弱带和ω区的谱带增加贡献最大 ,谱带染色强度权重值 (WBD)相对变化较小。各年代主体品种逐步以高谱带水平的品种替代低谱带水平的品种 ,从 195 0′s以 型(BN <2 5 )品种占主导地位 ,逐步演化到 1990′s以 型 (BN≥ 35 )品种占主导地位 ;单谱带分析发现 ,对产量性状有利的谱带在品种演变中一般呈增的趋势 ,而对加工品质性状有利的谱带在品种演变中一般呈减的趋势 ,或出现频率很低 ,说明表型选择对醇溶蛋白演变起了相对重要的作用 ,这也解释了我国当前多数推广品种品质欠佳的部?

关 键 词:小麦 主栽品种 醇溶蛋白 遗传演变  A-PAGE 中国北方  

分 类 号:S51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