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门古湖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与黄河贯通东流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苏民[1] 吴锡浩[2] 张振克[3] 蒋复初[4] 薛 滨[1] 童国榜[5] 田国强[4]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2]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3]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5]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803

出  处:《中国科学(D辑)》

基  金: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批准号: KZ951-Al-402-04-02);国家基础研究项目(G1998040800)资助

年  份:2001

卷  号:31

期  号:9

起止页码:760-7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晚新生代黄河中游地区发育一系列独立的湖盆, 其中三门湖盆发育了巨厚的三门系地层, 是研究黄河中游地质环境变迁的构造-气候旋回和黄河形成演化的理想之地. 对三门峡水库左岸山西省平陆境内黄底沟附近天然剖面沉积记录的磁性地层、孢粉、有机碳和碳酸盐含量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近5.0 MaBP以来的环境演化序列、区域构造活动和湖盆演化过程. 古三门湖盆沉积记录的气候变迁显示: 大约5.4 MaBP构造成盆, 3.6 MaBP构造运动之后, 湖泊扩张, 夏季风降水增加; 相当于黄土底界的2.60 MaBP左右并未出现气候的巨大转折, 奥杜维尔正向事件之后(约从1.77 MaBP开始)沉积记录中云冷杉出现, 气候转向偏冷; 1.2 MaBP构造运动造成上下三门系之间的轻度角度不整合; 黄土旺盛堆积时期(L15, L9, L6)古三门湖沉积记录显示冷湿的气候特征. 三门湖盆沉积记录的区域构造活动加强时段和青藏高原隆升的构造活动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 沉积记录反映古三门湖水开始外流或三门峡部分切开的时代最早出现在0.41~0.35 MaBP, 黄河完全切穿三门峡、贯通东流入海的时代为0.15 MaBP, 标志现代意义上的黄河形成, 并对中下游地貌和环境演化产生巨大影响.

关 键 词:三门湖盆  沉积记录  黄河形成  环境演变 气候构造旋回  气候变化

分 类 号:P5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