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小麦大面积推广品种及骨干亲本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Allelic Variation of Glu-A1, Glu-B1 and Glu-D1 in Chinese Commercial Wheat Varieties in the Last 50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学勇[1] 董玉琛[1] 游光侠[1] 王兰芬[1] 李培[1] 贾继增[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作物品种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973 )"农作物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资助项目

年  份:2001

卷  号:34

期  号:4

起止页码:355-3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对在我国小麦育种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 2 2个骨干亲本、在生产上曾发挥过巨大增产效益的 4 5个品种 ,以及 18个优质面包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 ,骨干亲本在 Glu- A1位点有两种等位变异类型“0”和“1”;Glu- B1有“7+8”、“7+9”、“14 +15”、“17+18”、“6 +8”  5个等位变异类型 ,但主要以“7+8”和“7+9”为主 ;Glu- D1有“2 +12”、“2 +10”、“5 +10”、“4 +10”、“4 +12”、“2 +11” 6个等位变异类型 ,以“2 +12”和“2 +11”为主要类型。在骨干亲本中仅有一个“早洋麦”(Early Prem ium)携带“5 +10”;一个 St2 4 2 2 / 4 6 4携带“14 +15”。此外 ,两个比较重要的材料“玛拉”(Mara)和“阿龙爪”(Alondra)携带“5 +10”。在大面积推广品种中 ,只有“扬麦5号”为“5 +10”携带者 ;“小偃 6号”和“豫麦 7号”携带“14 +15”;“阿夫”、“农大 139”、“郑州 6 83”、“繁 6”等 4个品种携带“17+18”。我国第一批优质小麦品种主要有两个类群 ,即“5 +10”和“14 +15”,前者以“中作 8131- 1”及其变异后代选系为代表 ,后者以“小偃 6号”和其衍生品种为主。此外 ,还查明“17+18”,来源于意大利品种“阿夫” (Funo,或选系 )。上述结果基本反映了 5

关 键 词:小麦 品种  骨干亲本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蛋白  品质育种 中国  

分 类 号:S512.1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