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浅谈汉字结构与上古文化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建川[1]

机构地区:[1]泰安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  处:《岱宗学刊》

年  份:1999

期  号:1

起止页码:83-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保留至今的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其显著的特征是字形结构与表意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字的这一特征是由汉字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同音词多,又缺乏形态变化,加上方言分歧严重,而具有表意性质的汉字正好适应这些特点而满足交际的需要.因为文字是古代先民创造的,所以,汉字的这种通过其字形(偏旁、肩架)结构而表意的性质,必然被赋予了古代先民的意识、习俗、文化心理与社会背景.否则,难以形成约定俗成的能充分表意的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汉字即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所以对古文字字形进行分析、研究,对研究中国文化尤其上古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几个汉字的结构入手,分析先民的造字过程与意识驱动,从而窥探汉字结构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上古文化信息.

关 键 词:汉字 汉字结构 上古文化 造字过程  意识驱动  "吊"  "美"  "文"  "法"  

分 类 号:H11[中国语言文学类] H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