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栽培稻抗旱性研究的现状与策略    

The Status and Strategy on Drought Resistance of Rice (Oryza sativa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利军[1] 张启发[2]

机构地区:[1]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6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出  处:《中国水稻科学》

基  金: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年  份:2001

卷  号:15

期  号:3

起止页码:209-2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水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抗旱的栽培稻品种并实现水稻旱作 ,不但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 ,而且有利于增产稳产 ,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抗旱性包括逃旱性、避旱性、耐旱性和复原抗旱性。形态生理学的研究揭示出大量的与栽培稻抗旱性有关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如根系和叶片性状、生育期、渗透调节、脱落酸含量与栽培稻抗旱性密切相关 ,且已利用分子标记对上述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 (QTL )研究。旱稻品种改良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在进行抗旱品种改良的基础上 ,通过引进相应的栽培技术 ,节水种植 ,实现水稻旱作 ,并达到稳产与增产的目的 ,是抗旱性研究的战略目标。在增产、稳产和优质的前提下 ,以培育耐旱性极强的水稻 (或旱稻 )为中心 ,建立有代表性的抗旱性研究基地 ,进一步加强稻属抗旱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创新、抗旱生理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实现不同物种间抗旱基因的转移。

关 键 词:栽培稻 抗旱性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

分 类 号:Q945[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