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旺壮重”栽培对双季杂交稻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the VSW Cultural Method on Yield Formation and Physiolo 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Double Cropping Hybrid R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2]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湖南醴陵412200
基 金:国家"九五"重中之重攻关项目! (95 - 0 0 1- 0 1)
年 份:2001
卷 号:27
期 号:3
起止页码:343-3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1996~ 1999年在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 ( N2 7°2 9′)进行了双季稻“旺壮重”栽培的定位试验 ( 6.67hm2 )和与传统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 1)早稻 V4 0 2单产 7981.5~ 84 94 .5kg/ hm2 ,晚稻 V198为 84 81.5~ 8980 .5kg/ hm2 ,分别比传统栽培增产 11.7%和 13.3% ;( 2 )高产水稻群体成穗率高 ( 71.3%~ 76.8% ) ,群体内透光好 ,净同化率高 ,干物质生产量大 ( 4年平均 V4 0 2为 13973.1kg/ hm2 ,V198为 15560 .6kg/ hm2 ) ,前期干物质生产量大的早发群体与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的比例顺调 ,但早稻前期干物质生产年间因气温不同有差异 (分蘖期占成熟期总干重的 10 .6%~ 17.5% ) ;( 3)根系生长量和吸收表面积随地上部植株生长迅速增加 ,齐穗期早稻接近最大值 ,晚稻仍缓慢增加 ,但在“旺壮重”栽培条件下 ,抽穗后仍具有较强的根系活力与吸收能力 ,吸收约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 5%的 P素和约 10 %的 N素。
关 键 词:干物质 根系活力 净同化率 双季杂交稻 产量形成 “旺壮重”栽培 高产栽培
分 类 号: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