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与在位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mifepristone on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in cultured human eutopic and ectopic endometr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江静[1] 吴瑞芳[1] 王振海[1] 孙辉臣[2] 李彬[2]

机构地区:[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石家庄050000 [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心实验室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年  份:2001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218-2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异位与在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 (ER、PR)含量 ,及米非司酮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分析 2 2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和其中 12例患者的异位内膜细胞体外培养后的ER、PR含量 ,观察不同浓度米非司酮 (1× 10 -6mol/L和 1× 10 -4mol/L)作用后的变化 ,并以 13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内异症的在位内膜ER、PR含量呈明显周期性变化 ,分泌早期腺体PR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 [组织化学评分 (下同 )为 2 77± 0 32与2 2 0± 0 2 6 ,P <0 0 5 ]。内异症的异位内膜 ,增殖期ER(腺体 0 6 5~ 2 17,间质 0 45~ 1 0 3)、PR含量(腺体 0 5 5~ 1 77,间质 0 40~ 1 2 7)显著低于在位内膜 (ER :腺体 1 5 0~ 3 2 3,间质 0 80~ 1 96 ;PR :腺体 1 5 5~ 3 34 ,间质 0 98~ 2 5 0 ,P <0 0 5~ 0 0 1) ;分泌早期无差异 ;分泌晚期腺体ER含量 (3 2 7±0 31)、PR含量 (3 33± 0 2 3)与间质ER含量 (1 87± 0 31)显著高于在位内膜 (分别为 0 2 8± 0 11、0 36± 0 2 3和 0 2 6± 0 15 ,P <0 0 1) ,而间质PR含量无差异。米非司酮可明显降低内异症的异位和在位内膜ER、PR含量 (P <0 0 1) ,且米非司酮浓度越高 ,ER、PR含量降低越明显。

关 键 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细胞培养  雌激素受体 孕酮受体

分 类 号:R711.71] R984[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