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白山暗针叶林建群种竞争关系的研究    

STUDY ON 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ICATORS IN DARK CONIFER FOREST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邹春静[1] 王庆礼[2] 韩士杰[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 [2]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沈阳110015

出  处:《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基  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A"资助!项目--"森林界面生态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990 0 0 1 9)

年  份:2001

卷  号:7

期  号:2

起止页码:101-1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地研究了长白山暗针叶林内主要建群种(以鱼鳞云杉为例)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暗针叶林中鱼鳞云杉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迅速减小.也就是说,在暗针叶林内,鱼鳞云杉种群由于自然调节的作用,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林木因自然稀疏过程导致部分个体死亡,加大了株间距离,因此对光、温、水等生态条件及资源的竞争强度降低.暗针叶林内鱼鳞云杉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鱼鳞云杉—鱼鳞云杉>鱼鳞云杉—臭冷杉>鱼鳞云杉—红松>鱼鳞云杉—长白落叶松>鱼鳞云杉—岳桦>鱼鳞云杉—杂木.鱼鳞云杉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可用幂函数关系CI=AD-B(其中CI为竞争强度;D为对象木胸径;A、B为参数)表示,并可模拟和预测鱼鳞云杉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从预测结果中发现:当鱼鳞云杉胸径达到35cm后,竞争强度变得很小,且变化幅度不大,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已基本上达到稳定状态.这可为暗针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即在鱼鳞云杉胸径达到35cm之前辅以必要的人工管理措施,以期使得该生态系统尽快达到稳定状态.

关 键 词:暗针叶林 种内 种间竞争 竞争指数  竞争强度  长白山  

分 类 号:S718.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