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空巢老人干预效果研究    

Intervention Effect of Family Doctor Service of Urban Community on Empty Nest Elderl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建红[1] 杨金禄[1] 强凤芬[1] 马修强[2] 郭强[3]

机构地区:[1]上海市嘉定区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24 [2]第二军医大学统计学教研室 [3]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

出  处:《中国全科医学》

基  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0114071);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人才培养计划项目(ZYSNXD011-RC-XLXX-20110019);美国卫生基金会项目(PSBH201302)

年  份:2014

卷  号:17

期  号:16

起止页码:1845-18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_E2013_201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主线,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平台,个体、群体相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对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孤独水平、抑郁状况以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探讨建立适合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卫生服务模式。方法 2012年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整群抽取4个社区空巢老人,按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07例,对照组101例,对干预组进行干预,对照组仅作随访,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两组老人进行体检并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孤独量表进行测量。结果经过1年的干预,两组老人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孤独水平、抑郁状况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老人上述量表得分均好于对照组老人;两组老人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在干预前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老人上述指标水平均好于对照组老人。结论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主线,家庭医生工作室为平台,个体、群体相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切实可行,能有效提高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降低其孤独水平、抑郁状况,并能改善老人的健康状况。

关 键 词:空巢老人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抑郁  孤独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分 类 号:R19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