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研究唐山震区台下的P、S波速度结构
STUDY ON THE P AND S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UNDER TANGSHAN REGION WITH DIGITAL EARTHQUAKE RECOR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合肥230026 [2]中国科学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3]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050021 [4]河北省唐山市地震局,河北唐山063001
年 份:2001
卷 号:19
期 号:1
起止页码:10-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直接采集数字地震记录的原始 P波、S波记录波形 ,与利用 Haskell矩阵传递方法得到的理论综合地震图进行对比 ,通过不断调整介质模型 ,最后得到台站下方的体波速度结构模型 ,此方法中得到的 S波速度结构不同于通过其他波形转换而来的结果 ,而是同 P波一样从原始波形拟合而来 ,同时获得地震台下方 P、S速度介质模型 ,这为我们讨论地下介质的性质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取自于唐山市遥测地震台网陡河和滦县的短周期地震记录 ,共选用了震中距范围为 30~ 60°、震源深度为 1 0 0~ 60 0 km的 5个不同地点的深源远震记录资料。结果表明 ,台站下方的纵波和横波速度分层结构相当吻合 ,说明拟合结果相当可靠。两个台站下的地壳厚度均为 38km,速度结构在 1 3km的低速层处出现差异 ,滦县的低速层比陡河要更厚一些。两个台站的地壳速度结构都是高低相同 ,而且陡河的高低差异较滦县更为显著。唐山震区滦县部分的震源比陡河附近的浅 ,而 1 976年唐山 7.8级地震发生在陡河附近 ,可见地震的发生与壳内低速层的差异幅度有关。从泊松比高值来看 ,地幔顶部存在低速层 ,该区域是地幔上隆区 。
关 键 词:深源远震 体波速度结构 泊松比 唐山 数字地震记录 P波 S波
分 类 号:P315.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