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茵栀黄口服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印图[1] 李莉华[2] 李玉秋[2] 张静[2] 宋俊贞[2] 高立勋[3]

机构地区:[1]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输血科,石家庄050082 [2]河北省血液中心,石家庄050071 [3]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信息科,石家庄050082

出  处:《解放军医药杂志》

基  金:河北省计生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2011-A24)

年  份:2014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88-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茵栀黄口服液是由茵陈蒿、栀子、黄芩、金银花等中药组成,是根据过去的茵陈蒿汤结合茵栀黄注射液的有效成分改剂型而成的中成药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幼菌,味苦性寒,为治疗黄疸之要药,主要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的黄疸,所含有的茵陈酮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胆、对抗肝损伤和抗病毒作用,可抑制多种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减轻相关代谢物对肝脏的损害,同时可促进胆汁酸分泌,增加胆酸及胆红素排泄量,对预防和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具有重要作用;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本经》谓其“主诸热黄疸”,兼有消炎、利胆、安胎作用,黄芩中的黄芩昔(每10毫升茵栀黄口服液中含黄芩苷0.4g)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胆囊收缩拉。;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金匮要略》描述栀子索具有清利三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显著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用于治疗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具有凉血解毒、促进胆汁分泌和活血化瘀的作用;金银花含有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能够加快肠蠕动,消炎、解毒、利胆作用显著,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关 键 词:茵栀黄口服液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溶血

分 类 号:R287.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