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礼乐文学研究"(10XZW005);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传统礼乐文学的当代价值研究"
年 份:2014
期 号:3
起止页码:37-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唐代祈雨,沿袭古制有雩祭。亦循古礼,祭风伯、雨师。"大旱雩祭而请雨",则遍祈岳镇、海渎、诸山川能出云雨者,以及社稷、宗庙;州县则"准京式",祷祝界内山川、社稷。唐代诗文所叙写、歌吟的祈雨礼俗,官民同祀,丰富多彩。西山、黄溪、龙潭、汉庙、竹林、皋亭、白石、吴塘、丛祠、河神、乖龙、旱鬼、龙女、白帝、城隍庙、九龙寺、九华山、敬亭祠,处处有虔祈;鞭雷公、烧蛟龙、巫女之雩、土龙之拜,在在是精祷。祈雨之时,无论朝廷,抑或州县,总能表达罪己咎责之悔悟。君主反思"失德":"每思禹汤之罪己","推心引谴,为人受咎";臣僚检讨"失职":"以愚劣偷安庙堂","敢尸位重禄","刺史无治行","宜降疾咎于某躬身"。悔过责躬,专咎自艾,唐代祈雨诗文所映现的这一群体价值观念以及应天顺时、以德动天之旨趣,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唐代 祈雨 礼俗 罪己 咎责 意义
分 类 号:I20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