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苏州大学"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江苏协同创新中心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3AZD01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政治学;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资助成果
年 份:2014
期 号:6
起止页码:4-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流动的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外力推动及社会内在转型的双向互动。在这一双重时空坐标中,对国家认同的考察不能醉心于国家认同的变迁与再建构的宏观研究层面,停留在公民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等领域中具体形态的微观研究层面,而要加强沟通宏观与微观的中观层次学术考察。在梳理国家认同的概念基础上,"怎样获得国家认同"的问题自然被置换为"国家认同何以可能"的问题。消解个人层面的本体性焦虑,使其回归本体性安全及实现国家层面的国家向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彰显国家认同的功能性力量。无论是基于理论逻辑阐述还是事实经验考察,国家认同都不能独立地发挥稳定且持久的作用,而是需要经济激励系统、政治价值系统与制度组织系统三方面的基础性结构支撑,这三个领域的功能匹配是国家认同得以可能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国家认同 全球化 民族国家 系统功能
分 类 号:D032[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