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micro-pore structures of Longmaxi Shale Play in the Jiaoshiba area,Sichuan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基 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大专项"四川盆地周缘下组合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带评价"(编号:P13129)
年 份:2014
卷 号:34
期 号:6
起止页码:9-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3017985302)、IC、INSPE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页岩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气藏储集能力和页岩气开采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法和高压压汞实验对该区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径主要为纳米级,孔隙类型可分为有机质孔、无机孔(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蚀孔)、微裂缝(矿物颗粒内构造缝、层间滑动缝、成岩收缩缝、有机质演化异常压力缝),以有机质孔和黏土矿物粒间孔为主,其中有机质孔分布最为广泛;②TOC与有机质孔含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在底部优质泥页岩段(TOC〉2%)有机质孔最为发育,含量高达50%;③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多呈开放形态,以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孔及四边开放的平行板状孔为主,孔径大小主要分布在2~30nm,以中孔为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控制因素,结论认为,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为其主控因素,黏土矿物含量对其影响相对不明显。
关 键 词:四川盆地 焦石坝地区 早志留世 页岩 微观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有机质孔 热演化程度 页岩气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