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苦槛蓝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Leaves of Myoporum bontioides and Their Bacteriostatic Activ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慧娟[1] 戴航[1] 吴伦秀[1] 郭育晖[1] 谷文祥[1]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生物材料研究所,广州510642

出  处:《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7203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000014);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项目(2009B010100001)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22

期  号:3

起止页码:307-3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3_2014、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苦槛蓝(Myoporum bontioides A. Gray)的化学成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从苦槛蓝叶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野黑樱苷(1)、类叶升麻苷(2)、5,7-二羟基二氢黄酮(3)、3-O-β谷甾醇苷(4)、(3R)-oct-1-en-3-o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ide (5)、7-甲氧基香橙素(6)、异樱花素(7)、匙叶桉油烯醇(8)、愈创木醇(9)、(1S,2R,5S,6R)-2,6-bis(5-methoxy-3,4-methylenedi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 (10)、(1R,2S,5R,6S)-2-(4-hydroxy-3-methoxyphenyl)-6-(3,4-methylenedi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 (11)、去甲基川陈皮素(12)和3′,4′,5,6,7,8-六甲氧基黄酮(13),其中化合物4、5、7-11为首次从苦槛蓝植物中分离得到。刃天青显色法测试部分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5,7-二羟基二氢黄酮(3)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值为62.50μg mL^-1。

关 键 词:苦槛蓝叶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分 类 号:R284[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