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龙江省大豆镰孢根腐病菌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Identification and virulence of Fusarium spp.causing soybean root ro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丽[1,2] 耿肖兵[1,2] 王春玲[1,2] 李永刚[1,2]

机构地区:[1]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30 [2]黑龙江省高校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150030

出  处:《植物保护》

基  金: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B12B01);黑龙江省高校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

年  份:2014

卷  号:40

期  号:3

起止页码:165-1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黑龙江省不同区域采集的大豆根腐病病原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296个真菌分离物分属于10个种,分别为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茄镰孢(F.solani)、木贼镰孢(F.equiseti)、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半裸镰孢(F.semitectum)、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 longicolla)、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matum)、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厚垣镰孢(F.chlamydosporum),各分离物分离频率分别为68.24%、7.09%、5.41%、4.05%、3.38%、3.38%、3.04%、2.70%、2.03%和0.68%。利用‘合丰25’测定所有镰孢菌分离物的致病力,病情指数在30以上的分离物占镰孢菌总数的23.42%,其中尖镰孢为18.22%。在中等以上(病情指数>30)致病力镰孢菌分离物中,尖镰孢占77.78%。黑龙江省不同地理区域均有致病力较强的分离物,分布不均匀。大豆花芽分化期分离的致病力较强,尖镰孢出现频率比鼓粒期大。本研究为大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治和抗源筛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大豆 根腐病  病原菌  尖镰孢 致病力

分 类 号:S435.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