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槟榔十三味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AC-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    

Effects of Betel shisanwei ingredients pill on AC-cAMP-PKA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 hippocampus and prefrontal cortex of depressive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佟海英[1] 乌吉斯古冷[2] 白亮凤[2] 包伍叶[3] 胡日乐巴根[2] 李婧[2] 张月[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研究所,北京100029 [2]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3]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7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2998)

年  份:2014

卷  号:39

期  号:10

起止页码:1946-19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蒙药槟榔十三味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AC-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3 mg·kg-1)、槟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5,0.5,1 g·kg-1),共6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取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AC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AMP和PKA含量。结果: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前额叶皮层中AC活性、cAMP和PKA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组大鼠海马、前额叶皮层中AC活性、cAMP和PKA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尤其槟榔十三味丸高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前额叶皮层AC-cAMP-PKA信号通路下调,而槟榔十三味丸可以通过上调海马和前额叶皮层AC-cAMP-PKA信号通路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关 键 词:槟榔十三味丸  抑郁症  海马 皮层 AC  CAMP PKA

分 类 号:R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