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基 金: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重大审判理论课题<刑事特别程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员主要有:王海萍;吕瑶;叶明;罗登亮;高倩;廖北海;曾蕾等;执笔人:曾蕾
年 份:2014
期 号:6
起止页码:117-1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_E2014_2016、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较早就开始进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工作的实践探索,各地法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出台制度规范、完善操作规程、加强协调配合,在工作实绩上取得一定成果。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既往法学理论成果及司法实务经验,在立法层面上设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施行后,应当关注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效果,进而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以有效促进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完善。在实务操作层面,立法只是对社会调查主体、社会调查程序、社会调查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该制度设计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开展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实践中制度运行仍面临制度适用率不高,调查主体缺乏中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调查方式主观性较强,调查制度适用不平等,社会调查报告法律地位不明确,调查报告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等问题。本文结合四川省全省法院开展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工作的情况,以案例统计分析、走访座谈等实证调研为基础,对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关 键 词: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社会调查
分 类 号:D925.2] C913.5[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