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薄互层地震切片解释中的几个问题——以一个三维地质模型为例  ( EI收录)  

Phenomena in inter-bed reservoir interpretation on seismic slices:an example of 3Dgeological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国发[1,2] 王亚静[2] 熊金良[3] 岳英[3] 田纳新[4]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物探系,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102249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天津300280 [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出  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1ZX0503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11741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228606)联合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49

期  号:2

起止页码:388-3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2117744506)、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对薄层干涉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地质模型对地震切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潜力进行了相对客观的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①相对于地震剖面本身,薄层砂体在地震切片上具有更好的可识别性和可检测性;②地震切片能够相对可靠地反映不同砂体的分布特征和物源方向,当砂体累计厚度小于1/4地震波波长时,均方根振幅与砂体累计厚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③某层砂体的"零值时间"地震切片不包含该层砂体本身的反射贡献,不同深度砂体的"零值时间"能够较好地反映砂体之间的垂向距离,有助于建立不同深度砂体的沉积模型和叠置关系;④同一层砂体具有多个"零值时间","零值时间"地震切片具有周期性,且"零值时间"地震切片与单层砂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其出现次序与地层深度是反序的。

关 键 词:薄互层 地震切片 砂体分布 叠置关系  零值时间  

分 类 号:P6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