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强势传播与柔性传播:对外传播的新向度    

Strong Transmission and Soft Transmission:New Direction of Overseas Transmis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建军[1] 刘会强[1] 刘娟[2]

机构地区:[1]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2]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出  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SH0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SH014);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文化中亚传播方略研究”(040712A01);新疆师范大学重点学科“语言及应用语言学”资助

年  份:2014

期  号:3

起止页码:190-1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在传播中,通常仅仅以传播的主体和媒介形态将传播划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等。而换一种视角,从传播的行为取向和施力程度不同又可将文化传播分为强势传播与柔性传播,这是一种新的传播向度。强势传播则具有传播取向的扩张性、传播方式的直接性、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传播意图的明指性等特征;柔性传播具有方法的含蓄性、内容的曲指性、行为的内敛性、目标的暗指性等特征。强势传播和柔性传播各有优长:强势传播可析出"有的放矢"、"反客为主"、"多管齐下"、"与时俱进"等途径;柔性传播可分为"抛砖引玉"、"他山之石"、"绵里藏针"、"求同存异"等策略。

关 键 词:国际传播  对外传播  强势传播 柔性传播  中华文化 主体互动

分 类 号:G20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