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木本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分析    

Analysis on heavy metal enrichment ability of woody plants at ancient copper mine site in Tonglushan of Hubei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康薇[1,2] 鲍建国[1] 郑进[2] 邹涛[2] 闵建华[2] 杨裕启[2]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2]湖北理工学院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石435003

出  处:《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CDA037);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科技研究类项目(2012DCA23);湖北理工学院科研项目(12xjz38Q);湖北省黄石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10A1019-2);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资助计划项目(T201223)

年  份:2014

卷  号:23

期  号:1

起止页码:78-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3_2014、JST、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的木本植物种类组成及生长概况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木本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树种对cu、cd和Pb的富集作用,并对木本植物的生态修复意义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在该古铜矿遗址区共有木本植物13科14属14种,其中乔木13种、灌木1种;木本植物的树龄4~25a、株高3.7~22.6m、胸径5.3~29.0am,长势均较好。木本植物根际土壤中Cu、Cd、Pb、Cr、Mn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6.73、3.66、137.06、31.32、1774.43和208.32mg·kg-1,其中,土壤中Cu、Cd和Pb的含量达到重度污染等级。各树种地上部和地下部的Cu、Cd和Ph的含量差异明显,且均为cu含量最高、cd含量最低;各树种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对Cu、Cd和Pb的富集系数及综合富集系数也均有明显差异,但对Cd的富集系数均最大。法国冬青[Viburnumodoratissimumvat.awabuki(K.Koch)ZabelexRumpl]、梧桐[Firmianaplatanifolia(Linn.f.)Marsili]、桂花[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和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inn.)地上部的综合富集系数较高,苦楝(MeliaazedarachLinn.)、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法国冬青和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inn.)Presl]地下部的综合富集系数较高;总体上看,法国冬青、苦楝、女贞、梧桐和桂花对Cu、Cd和Pb的平均综合富集系数均大于1,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富集能力。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Pb污染区域可选择栽植二球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 2i。(Ait.)Willd.]和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Linn.)L’Heft.exVent.]等树种,在Cd污染区域可选择栽植法国冬青、梧桐、刺槐和苦楝等树种,而在Cu—Cd—Pb复合污染区域应栽植法国冬青、苦楝、女贞、梧桐、桂花和刺槐等树种。

关 键 词:古铜矿遗址  重金属污染 木本植物 根际土壤 富集能力  生态修复

分 类 号:S736.1[林学类] X17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