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错配修复系统MLH1基因rs1800734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关联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smatch repair system MLH1 polymorphism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谭盛葵[1] 余红平[1] 王志刚[1] 庞伟毅[1] 韦茜茜[1] 韦佳如[1] 仇小强[2]

机构地区:[1]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广西桂林541001 [2]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广西南宁530021

出  处:《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81001285);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81160359);广西教育厅项目(200911MS162)

年  份:2014

卷  号:18

期  号:5

起止页码:401-4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EMBASE、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错配修复系统MLH1基因rs1800734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LH1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以及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MLH1基因位点AA、AG和GG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7.09%、48.57%和14.35%,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89%、47.46%和1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AA基因型相比,AG或者GG基因型的个体罹患HCC的风险OR值分别为1.102和1.544。病例组等位基因(A)频率(61.37%)较对照组(56.62%)增高(2=4.22,P=0.040),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是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217倍。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MLH1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家族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01),OR值分别为4.763和16.967。结论 MLH1基因可能是广西人群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多态性与肿瘤家族史、HBsAg阳性之间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能增加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

关 键 词:癌  肝细胞 病例对照研究 基因多态性

分 类 号:R735.7] R181.1[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