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种甘草属植物的种间杂交亲和性及杂交种子活力    

The Cross Compatibility and Hybrid Seed Vigor among Three Glycyrrhiza Spec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良碧[1] 陆嘉惠[1,2] 李晓岚[1] 张宇[1] 魏涛[1] 李学禹[2]

机构地区:[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2]石河子大学甘草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3

出  处:《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042);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759019)

年  份:2014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342-3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3_2014、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新疆分布的3种甘草属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和黄甘草(G.eurycarpa)的人工杂交试验,比较了杂交结果率、杂交种子的萌发参数、幼苗成活率等指标,并对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萌发、生长过程进行荧光观察,旨在探讨3种甘草属植物的种间杂交亲和性及杂交后代种子活力。结果表明:(1)种间杂交结果率最高为96.67%,最低为55.62%,说明3种甘草种间杂交配子亲和性较高;(2)荧光显微观察表明,各杂交组合在授粉后0.5~2h内花粉均可在柱头上大量萌发,在授粉后48h内花粉管均可到达子房与胚珠受精,说明三种甘草种间杂交不存在配子隔离障碍;(3)杂交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平均萌发时间和幼苗成活率与自然结实种子无显著差异,种间杂交种子活力较高,幼苗成活率均为75%以上。以上结果表明3种甘草属植物的同域分布区,在相同传粉途径下,这三种甘草属植物的种间隔离机制不完善。有发生自然杂交并形成杂交区的可能。

关 键 词:甘草属植物  种间杂交 亲和性 杂交种子活力  

分 类 号:S567.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