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多重耐药纹带棒状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Research on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the multidrug-resistant Corynebacterium striatum strai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科[1] 张德纯[1] 张名均[1] 杨金梅[1] 杨晓容[1] 刘胜男[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分子医学与肿瘤研究中心,重庆400016

出  处:《中国抗生素杂志》

年  份:2014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361-3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3_2014、EMBASE、IPA、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多重耐药纹带棒状杆菌(MDR-Cs)的耐药机制。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48株MDR-C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连反应检测菌株的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X)、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tet(W))、DNA螺旋酶A亚单位基因(gyrA)和接合型转座子Tn1545整合酶基因(intTn)、L,D-转肽酶基因(ldt1/2),并测序分析。结果根据2007年CLSI M45文件的标准检测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所有被测菌株均表现出多重耐药;ermX、tet(W)和intTn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3.8%、100%和100%;与标准菌株比对,所有菌株的gyrA基因序列均表现为以间隔3个氨基酸的丝氨酸和天冬氨酸分别突变为苯丙氨酸和丙氨酸的双点突变;未检出ldt1/2。结论中国重庆地区的MDR-Cs对青霉素、Ⅲ、Ⅳ代头孢菌素、四环素、喹诺酮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表现出全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表现为全敏感;菌株介导ermX和tet(W)基因分别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介导gyrA基因双位点突变对喹诺酮类高水平耐药,所有菌株均携带转座子Tn1545整合酶intTn基因。

关 键 词:多重耐药 纹带棒状杆菌  耐药机制

分 类 号:Q939.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