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呼吸科,福州350001 [2]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临床医学院,福州350001 [3]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内科,福州350001 [4]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高于科,福州350001 [5]北京博奥生物有限公司
基 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Y0010,2012Y0016);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AA02Z4A9)
年 份:2014
卷 号:37
期 号:4
起止页码:270-2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3_2014、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常见致病菌进行核酸检测,调查病原菌的分布,研究LAMP技术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福建省立医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89例的合格痰标本289份,LAMP技术检测病原体,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并与传统的培养法进行比较.将细菌浓度>1×103拷贝/ml的病例分为初治已覆盖病原体组和初治未覆盖病原体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抗感染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初治有效率及治愈率.结果 289例患者中培养法阳性44例(15.2%).LAMP技术检测以细菌浓度>1 ×103拷贝/ml为界值,判定为阳性结果的有124例(43.0%).下呼吸道分离的病原菌中细菌144株(77.8%),非典型病原菌41株(22.2%);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肺炎链球菌.初治已覆盖病原体组(95例)和初治未覆盖病原体组(29例)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9±9.1)和(16.3±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3,P=0.039);初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31.0%(29/95)和93.1%(2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1.0,P<0.01);两组的抗感染治疗时间[(13.9±9.1)和(16.3±11.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3,P=0.285);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4.2%(80/95)和95.7%(2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6,P=0.4).结论 LAMP技术简便,可快速扩增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常见致病菌核酸,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的痰培养法.LAMP技术有利于治疗前明确致病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初始治疗的有效率.
关 键 词:呼吸道感染 细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分 类 号:R446.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