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动脉导管三角的应用解剖    

Applied anatomy of the triangle of ductus arteriousu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姚国庆[1] 孙善全[1] 钟源[1] 张沪勤[1] 左尧彬[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人体大体形态学实验室,重庆400016

出  处:《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年  份:2014

卷  号:32

期  号:2

起止页码:158-1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2013_2014、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为动脉导管三角区的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随机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50具,解剖观测动脉韧带(AL)、左迷走神经、左喉返神经(LRLN)等相关结构,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有94%(47例)AL连于主动脉弓和左肺动脉(LPA),即经典的动脉导管三角内,6%(3例)AL连于降主动脉与LPA之间。(2)根据AL与主动脉弓和LPA附着关系的不同,可分为6种类型:Ⅰ.附于主动脉弓下缘和LPA上缘之间(76%);Ⅱ.附于主动脉弓前壁与LPA上缘之间(8%);Ⅲ.附于主动脉弓前壁与LPA前壁之间(8%);Ⅳ.附于降主动脉内侧缘与LPA上缘之间(4%);Ⅴ.附于降主动脉内侧缘与LPA后壁之间(2%);Ⅵ.附于主动脉弓下缘与LPA前壁之间(2%)。(3)LRLN在主动脉弓下缘由左迷走神经发出者占36%;在主动脉弓前壁下1/3、中1/3和上1/3段发出者分别占30%、14%和14%;在降主动脉内侧缘发出者占6%。(4)AL中轴与LPA中轴的夹角平均为(45.08±19.06)°,其中6%(3例)夹角仅为0°,4%(2例)夹角为90°。(5)所有LRLN均贴近动脉韧带主动脉端由左迷走神经发出并向后上方返折。结论 AL的附着关系与经典描述之间存在差异。由于附着关系的不同,使其与LPA、LRLN等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亦发生了改变。熟悉这些变化,对防止动脉导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动脉导管三角  动脉韧带  动脉导管未闭 左喉返神经  

分 类 号:R32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