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杭州市灰霾与非灰霾日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 EI收录)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s in Different Size Bins during Hazy and Non-Hazy Episodes in Hangzhou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琳[1,2] 沈建东[3] 冯银厂[1] 毕晓辉[1] 焦荔[3] 刘双喜[2]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2]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新催化材料科学研究所,天津300071 [3]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杭州310007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年  份:2014

卷  号:27

期  号:4

起止页码:373-3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CSSCI、CSSCI_E2014_2016、EI(收录号:20142117744016)、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在2011年典型灰霾和非灰霾天气下,采集了杭州市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并分析各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及其化学成分;同时采集并分析了主要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样品,通过CMB(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灰霾天气下,二次粒子是杭州市各粒径段颗粒物的首要贡献源,其对≤1.1、〉1.1—3.3、〉3.3~5.8和〉5.8—10μm粒径段的颗粒物贡献率分别为60.4%、62.2%、54.8%和46.5%.在一次排放源中,机动车尾气是≤1.1和〉1.1~3.3I.z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13.8%和12.2%;城市扬尘是〉3.3~5.8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达到16.O%;而建筑施工尘是〉5.8—10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14.2%.非灰覆天气下,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增加,二次粒子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对≤1.1μm粒径段颗粒物的贡献率为42.7%,而对〉5.8~10μm粒径段颗粒物的贡献率仅为15.5%;机动车是各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贡献源,贡献率均在20%以上;煤烟尘是≤3.3μm细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贡献源类,贡献率为22.0%;城市扬尘是〉3.3~5.8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18.3%;建筑施工尘依然是〉5.8—10μm粒径段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21.4%.

关 键 词:灰霾 不同粒径颗粒物 CMB模型 分粒径源解析  杭州市  

分 类 号:X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