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科学创造力个体干扰抑制机制的比较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Scientific Creativ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学军[1] 巩彦斌[1] 胡卫平[2] 韩琴[3] 姚海娟[1,4]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300074 [2]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西安710062 [3]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临汾041004 [4]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学系,天津300134

出  处:《心理与行为研究》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XLX266);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CE3011)的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12

期  号:2

起止页码:151-1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14_2016、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选取《科学创造力量表》筛选出高、低科学创造力个体各20名,通过完成经典Stroop色字干扰抑制任务,探讨高、低科学创造力的个体抑制机制的差异。结果发现:在Stroop色字任务上,无论是高科学创造力组还是低科学创造力组,都出现了Stroop干扰效应,但低科学创造力组的Stroop效应更明显;高科学创造力组在字色不一致条件下的错误率显著低于低科学创造力组,但是两组被试在Stroop任务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提示高科学创造力个体的认知抑制能力强于低科学创造力个体。

关 键 词:科学创造力 STROOP任务 干扰效应  抑制机制.  

分 类 号:B84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