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The Stud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大均[1,2] 胡静[1,2] 陈君子[1,2] 许贤棠[1,2]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编号:11JBGP041)

年  份:2014

卷  号:24

期  号:4

起止页码:157-1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563394)、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法,对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核心—边缘结构较为突出,存在滇西北、黔东南、中原以及皖南—浙西等4个明显的集聚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较大。②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省际差异较为明显,云南、贵州2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8%,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辽宁等10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仅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此外,全国传统村落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东、中、西三大地带差异明显,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长江中游地区次之。③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性,而是传统村落分布规模相似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聚,两极分化现象明显。④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由南向北的梯度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中,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关 键 词: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中国  

分 类 号:K9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