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杂交鲟海豚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Streptococcus iniae from hybrid sturgeons(Huso dauricus female×Acipenser schrencki ma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小亮[1] 徐立蒲[1] 王静波[1] 王姝[1] 曹欢[1]

机构地区:[1]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100021

出  处:《微生物学报》

基  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D121100003712003);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PXM2012_036237_000012);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项目(2013)~~

年  份:2014

卷  号:54

期  号:4

起止页码:442-4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2012年7月,北京市怀柔区一家养殖场的杂交鲟爆发疾病,陆续死鱼。为确定病原,【方法】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鱼的肝、肾和脾中分离获得3株分离菌,编号HRS12718L、HRS12718K和HRS12718S。采用形态特征、理化特性、16S rDNA和海豚链球菌特异性基因逐步鉴定病原菌的种类。取HRS12718K分离株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确认病原菌的致病性。开展药物敏感性实验筛选分离株的敏感药物。【结果】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与从中国其它鱼类分离的海豚链球菌一致。采用16S rDNA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与海豚链球菌聚为一支,与海豚链球菌的同源性在99.1%以上。HRS12718K分离株对杂交鲟的半致死量LD50为4.42×105CFU/mL,试验感染鱼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似临床症状。分离株对诺氟沙星、嗯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和盐酸四环素敏感,尤其对嗯诺沙星敏感。【结论】最终确认引起该养殖场杂交鲟发病的病原为海豚链球菌,建议使用嗯诺沙星进行治疗。

关 键 词:杂交鲟 海豚链球菌 鉴定  药物敏感性

分 类 号:S917.1[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