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东缘S波速度结构及其意义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江晓涛[1] 朱介寿[2] 王宇航[3] 杨正刚[1] 杜兴忠[1]

机构地区:[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2 [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3]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地震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39969;41074062)

年  份:2013

卷  号:35

期  号:4

起止页码:885-8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CD、CSCD_E2013_2014、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从2009年到2013年在研究区域部署的50个流动观测台站及10个固定台站(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四川地震台网)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采用接收函数线性反演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进行研究,得出青藏高原东缘各台站的VS断面最显著的特征是速度很低,中地壳VS平均速度值为3.0~3.4km/s,上地幔VS速度值为4.0~ 4.5 km/s.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大部份低速层位于深度20~40 km的中地壳,在10~20 km的上地壳及40~60 km的下地壳中也出现少量的低速层.此外在青藏高原东缘南部地区也只有部份低速层出现.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并不处处存在,而仅局限在有限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地壳内部(深20~40 km).当地壳流遇到刚强的四川盆地地壳及上地幔阻挡时出现拆分现象,即产生向上或向下的2~3个分支,向上的一支引起上地壳隆升形成陡峻的山峰,向下的一支使莫霍界面下沉引起地壳增厚.

关 键 词:青藏高原东缘 地壳 上地幔 接收函数法  线性反演 S波速度结构

分 类 号:P315.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