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进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An overview on progress in 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climate change stud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统文[1] 宋连春[1] 李伟平[1] 王在志[1] 张华[1] 辛晓歌[1] 张艳武[1] 张莉[1] 李江龙[1] 吴方华[1] 刘一鸣[1] 张芳[1] 史学丽[1] 储敏[1] 张洁[1] 房永杰[1] 汪方[1] 路屹雄[1] 刘向文[1] 魏敏[2] 刘茜霞[1] 周文艳[1] 董敏[1] 赵其庚[1] 季劲钧[1,3] Laurent Li[1,4] 周明煜[1,5]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2]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100081 [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4]法国动力气象国家实验室,巴黎75005 [5]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出  处:《气象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1902);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6048)

年  份:2014

卷  号:72

期  号:1

起止页码:12-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发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近280 km较低分辨率的全球海-陆-气-冰-生物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110 km中等大气分辨率的BCC_CSM1.1(m),以及大气、陆面、海洋、海冰各分量模式的发展。BCC_CSM1.1和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均包含了全球碳循环和动态植被过程。当给定全球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源排放后,就可以模拟和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BCC_CSM1.1和BCC_CSM1.1(m)已应用于IPCC AR5模式比较,为中外开展气候变化机理分析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还介绍了BCC_CSM1.1和BCC_CSM1.1(m)参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大量试验分析评估结果,BCC_CSM能够较好地模拟20世纪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平均态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近1000年的历史气候变化,所预估的未来100年气候变化与国际上其他模式的CMIP5试验预估结果相当。初步的分析表明,分辨率相对高的BCC_CSM1.1(m)在区域气候平均态的模拟上优于分辨率较低的BCC_CSM1.1。

关 键 词: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  大气环流模式 陆面过程模式 海洋环流模式

分 类 号:P456.7[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