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3年苏州地区肉及其制品掺假情况调查    

Analysis of meat products adulterated in Suzhou area in 2013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金萍[1] 丁洪流[1] 李培[1] 范丽丽[2] 傅春玲[2]

机构地区:[1]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苏州215128 [2]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基  金:苏州市科技局计划支撑项目(SS201126);江苏省质监系统科技项目(KJ122726)

年  份:2014

卷  号:26

期  号:2

起止页码:168-1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苏州地区肉及其制品的掺假情况,通过对肉类种源与标签明示肉源进行比对,鉴别摻假食品,为加强食品标签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建的动物源性食品种源判定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对苏州地区的肉及其制品进行种源判定,与标签明示肉源进行比对,鉴别摻假食品。结果本次调查共检验涉及32个生产单位的90份样品,总不符合率为25.6%(23/90)。检测的44份牛肉及其制品中有12份与标签不符,8份用猪肉部分替代牛肉,1份以鸭肉部分代替牛肉进行销售;此外有3份不含有牛肉成分,存在猪、鸡、鸭源性肉类之外的肉类成分。共检测羊肉及其制品16份,有2份用鸭肉代替羊肉出售,3份羊肉样品中掺入了部分猪成分,其中1份样品还存在单个样品掺杂两种外源肉类的现象(猪源性和鸭源性)。检测猪肉及其制品19份,其中2份样品含有标签未注明的鸡肉成分。在所检测的11份混合肉类样品中有4份成分与标签不符,主要是以廉价的鸡肉取代/部分取代相对高价的牛肉和猪肉。结论肉制品掺假情况明显,用猪肉、鸭肉部分代替牛肉和羊肉仍是主要的掺假手段,牛肉掺假样品主要是熟制牛肉制品,而火锅食用羊肉卷样品则是羊肉掺假高危品,开展肉制品摻假检测对规范肉制品市场具有积极意义。此外,3份未知种源成分的牛肉样品提示在现有检测基础上还需扩大检测范围,防患于未然。

关 键 词:Taqman实时荧光PCR  肉制品 掺假 检测  苏州地区  食品安全

分 类 号:R155] TS207.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