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ha监测样地的树种组成与空间分布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 15 ha northern tropical karst seasonal rain forest dynamics study plot in Nonggang, Guangxi, south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斌[1] 黄俞淞[1] 李先琨[1] 向悟生[1] 丁涛[1] 黄甫昭[1] 陆树华[1] 韩文衡[1] 文淑均[1] 何兰军[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

出  处:《生物多样性》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469,3130035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C09B02)

年  份:2014

卷  号:22

期  号:2

起止页码:141-1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3_2014、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northern tropical karst seasonal rain forest)是在我国热带北缘喀斯特地区分布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之一。由于富钙偏碱的地球化学背景及多样性的生境类型,同时受季风气候影响,该森林呈现群落结构多样、树种组成丰富、特有成分突出等特点。基于大型固定监测样地对该森林树种组成与空间分布进行的研究,是探明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的基础。我们于2011年底建立了广西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a监测样地,依照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定位并调查了样地内每一棵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结果表明:(1)样地内有监测树种223种,隶属于56科157属;独立个体总数为68,010株(含分枝为95,471株),平均胸径为4.84 cm;(2)树种科、属的区系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大戟科、马鞭草科、梧桐科等为优势科;(3)个体数最多的11个树种的个体数之和占到总个体数的51.64%,前58个树种的占90.19%;稀有种有75种,占总树种数的33.63%;(4)群落结构稳定且更新良好,主要优势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形,无明显断层;(5)树种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us)等强耐旱型树种分布于山顶周围;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等树种分布于山坡中部;对叶榕(Ficus hispida)等喜湿耐荫型树种分布于山谷周围;(6)胸径>20 cm的个体较多分布在山坡中下部,极少分布在山顶周围;胸径10–20 cm的个体较均匀分布于整个样地;分枝和萌枝较多分布在山顶周围;(7)种–面积散点图在2–7 ha的取样面积下分化形成两条曲线,表明了树种数量组成在空间上具有强烈异质性。研究初步认为:强烈生境异质性及独特地质背景可能是影响该喀斯特森林物种组成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喀斯特季节性雨林  区系分析 种-多度格局  种-面积曲线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  

分 类 号:S718.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