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两个来源于野生稻的抗褐飞虱新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EI收录)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布哪[1] 黄臻[1] 舒理慧[1] 任翔[1] 李香花[2] 何光存[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国家"八六三"计划!(批准号:101-04-01-02); "九五"攻关计划!(批准号: 96-C01-01-06; 96-002-01-1)

年  份:2001

卷  号:46

期  号:1

起止页码:46-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IC、JST、MR、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用抗源来自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的抗褐飞虱品系B5为父本, 与感虫品种台中本地1号(TN1)杂交, 随机选取167个F2单株构成定位群体. 运用RFLP技术, 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对水稻抗褐飞虱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定位. 于第3和第4染色体找到与抗褐飞虱基因连锁的RFLP标记. 构建了连锁标记附近区域的RFLP遗传连锁图谱, 对这两个抗性位点进行了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分析, 将这两个抗褐飞虱基因分别定位于第3染色体的G1318和R1925, 第4染色体的C820和S11182之间. 与已报道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位点相比较, 表明这两个抗褐飞虱基因是新的抗性位点. 抗褐飞虱基因新位点的发现和分子标记的建立, 为水稻抗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褐飞虱基因克隆打下良好基础.

关 键 词:水稻  抗褐飞虱基因 分子标记 定位  

分 类 号:Q3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