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Ⅱ .微量元素和Sr- Nd同位素地球化学    

Mesozoic shoshonitic intrusives in the Yangchun Basin, western Guangdong, and their tectonic significance:Ⅱ . Trace elements and Sr- Nd isotop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献华[1] 周汉文[1] 刘颖[1] 李寄嵎[2] 陈正宏[2] 于津生[1] 桂训唐[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2]台湾大学地质学系

出  处:《地球化学》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7056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9725309);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重点项目!(KZCX2- 102; K

年  份:2001

卷  号:30

期  号:1

起止页码:57-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粤西阳春地区马山二长闪长岩强烈富集 K、 Sr和 LREE, (87Sr/86Sr)i≈ 0.704 6,ε Nd(t)≈+ 1;岗尾-轮水岩体较富集 K、 Rb、 Th和 LREE, (87Sr/86Sr)i≈ 0.706 3,ε Nd(t)≈- 2;石岩体较富集 Sr, K、 Rb、 Th和 LREE相对较低, (87Sr/86Sr)i=0.708 4~ 0.708 9,ε Nd(t)≈- 6。马山岩体来源于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和 LREE富集的交代地幔;岗尾-轮水岩体来自于放射成因 Sr、 Nd同位素组成略高或交代时间略早的富集交代地幔,并且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石岩体则很可能是前存下地壳底垫基性岩重熔形成的。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南岭西部的岩浆成分和源区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区域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拉张-减薄的演化过程。

关 键 词:钾玄质岩石  微量元素 锶-钕同位素 侵入岩 地球  

分 类 号:P588.12] P595[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