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百棉1号产量结构模型的建立及高产密、肥效应分析    

Study on Mathematical Model of Baimian 1Yield Components and Density-fertilizer Effect in High-yield 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清连[1] 陈荣江[1] 董娜[1] 张金宝[1]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3

出  处:《河南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1108;2011AA10A102);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8005002-003;2013zx08005002-003);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2102110089)

年  份:2014

卷  号:43

期  号:2

起止页码:46-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SCD、CSCD_E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明百棉1号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化组合及其此长彼消相互影响的变化规律,探讨高产田产量构成因素的密、肥效应参数,利用百棉1号2006-2007年黄河流域棉区常规春棉品种区试A组及2008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A组共37个点的观测资料,采用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通径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互变模型,多元多项式曲线回归及模拟选优等方法,研究了该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的影响以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所建密、肥效应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百棉1号,应在适当控制密度的前提下,力求促使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发展,方可实现理想的产量结构;从产量目标性状密、肥因子效应多项式回归模型模拟得出,在平均密度48 838株/hm2,施N 216.96kg/hm2、P2O5147.94kg/hm2、K2O 115.59kg/hm2条件下,皮棉期望产量可达1 615.58kg/hm2,其理想产量结构为单株铃数17.23个、单铃质量6.32g、衣分41.33%。

关 键 词:百棉1号 产量结构模型  密肥效应  回归分析  

分 类 号:S5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