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谷蠹致小麦千粒重和虫蚀粒变化及其与产生CO_2对应性研究    

RELEVANCE BETWEEN CARBON DIOXIDE PRODUCTIVITY AND CHANGES OF THOUSAND KERNEL WEIGHT AND BORED KERNEL PERCENTAGE IN STORED WHEAT INFESTED BY RHIZOPERTHA DOMINICA F.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殿轩[1] 彭娟[1] 唐多[1] 陆群[2] 王彩霞[3] 赵忠华[3] 焦爱琴[3]

机构地区:[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1 [2]中央储备粮郑州直属库,河南郑州450000 [3]濮阳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河南濮阳457000

出  处:《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特性参数数字化模拟技术研究"(2013BAD17B01)

年  份:2014

卷  号:35

期  号:1

起止页码:11-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探讨储藏过程中害虫引起粮食质量变化与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测定了小麦感染谷蠹后不同时间千粒重和虫蚀粒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分析了其间的对应关系,以期为通过气体监测粮情提供参考.主要结果为:25℃下,小麦感染10头/kg谷蠹成虫后的6个月内,其千粒重从42.91 g下降到了33.20 g,小麦虫蚀粒则从0.3%增加到18.3%,相应地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起初的0.048%逐步增加到20.894%.随着时间延长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小麦的千粒重下降趋势平缓,二氧化碳浓度与千粒重变化呈互为消长关系,而小麦的虫蚀粒率上升受害虫发生状态影响明显,二氧化碳与虫蚀粒率变化呈同步增长关系.虫蚀粒率增长幅度在害虫发展至有大量后代个体时增加显著.结果显示,害虫引起粮食质量变化过程中,环境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千粒重和虫蚀粒变化关系密切,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粮食质量变化情况.

关 键 词:储藏小麦 谷蠹 千粒重 虫蚀粒  二氧化碳 相关性  

分 类 号:TS210] TU249.2[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