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粤北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中层状铜矿体的成矿时代及其成因意义 ( EI收录 SCI收录)
Metallogenic chronology of the stratiform Cu orebody in the Dabaoshan Cu polymetallic deposit,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60 [3]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韶关512000 [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05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K1310)联合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30
期 号:1
起止页码:152-1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收录号:WOS:000330817100011)、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330817100011)、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空间上,与斑岩-矽卡岩型矿体密切相关的层状矿体的成因一直是我国矿床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长期以来有海底喷流成因和斑岩-矽卡岩型成因的两种主要分歧。此次工作发现在粤北大宝山层状铜矿体中存在辉钼矿和蚀变形成的绢云母,本文通过辉钼矿Re-Os等时线测年以及绢云母Ar-Ar测年对该矿床中层状铜矿体的成矿时代进行限定,获得大宝山层状铜矿体9件辉钼矿样品Re-Os等时线年龄为166.0±3.0Ma、模式年龄为165.7±2.3Ma~163.4±2.4Ma(2σ)、加权平均值为164.8±0.8Ma,2件绢云母样品的Ar-Ar坪年龄分别为166.6±1.6Ma和171.7±2.0Ma,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67.0±2.0Ma和161.7±1.7Ma,由于Ar过剩,出现一个过高值(171.7±2.0Ma),其他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与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基本一致。这些结果可以厘定大宝山层状铜矿体的年龄,表明斑岩-矽卡岩与层状铜矿体为同一成矿系统,成因上与侏罗纪花岗质岩浆岩侵位密切相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位于钦杭带边缘的粤北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具有成因联系。
关 键 词:辉钼矿RE-OS年龄 绢云母Ar-Ar年龄 成矿作用 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 华南地区
分 类 号:P611.41] P597.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