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功能磁共振技术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脑功能解剖学研究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brain in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based o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俊[1] 任力杰[1] 韩漫夫[1] 周竹青[1] 李岳峙[2]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深圳二院临床学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深圳518036 [2]深圳大学医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系,深圳518000

出  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81271655/181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40004584)

年  份:2014

卷  号:13

期  号:2

起止页码:142-1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_E2013_2014、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脑功能解剖学特点及病理基础。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深圳二院临床学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4例青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及健康青年24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威斯康星测验(WCST)评定,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各部位脑白质各向异性fFAl值,并进行工作记忆任务时的功能性磁共振(fMRj)扫描,对相关指标及影像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抑郁组与对照组各脑区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包括:双侧额叶、扣带回前部、胼胝体膝。抑郁组患者病程和左额叶FA值,WCST量表持续性错误数(Rpe)、平均正确反应时间(toRT)与双侧额叶、扣带回前部FA值均呈负相关关系伊〈0.05);病程与Rpe、mRT呈正相关关系(尸〈0.05)。工作记忆任务中抑郁组比对照组激活减弱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额下回、顶上小叶。结论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额叶白质纤维束的破环和灰质异常可能是其病理基础。

关 键 词:抑郁症 认知功能  弥散张量成像

分 类 号:R749.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