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其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的影响
Effects and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on serum 5-HT in patients with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针推康复科,嘉兴314001 [2]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10029 [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基 金: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项目:2009039;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LJ 200905
年 份:2014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135-1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IC、JST、PUBMED、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29例予针刺太冲、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每日1次,每周5次;药物组28例予口服匹维溴铵(每次50mg,每日3次)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均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P<0.01,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1周后、4周后以及治疗后3个月,对症状积分的改善均优于药物组(P<0.01,P<0.05),其总有效率为89.66%(26/29),亦优于药物组的67.85%(19/28,P<0.05)。结论: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治疗可降低患者内脏敏感性,改善肠动力紊乱状况,调节脑-肠互动作用失衡状态。
关 键 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针刺疗法 5-羟色胺
分 类 号:R24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