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分期状况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staging correlates the prognosis of rect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4]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 [5]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 [6]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年 份:2014
卷 号:52
期 号:2
起止页码:99-1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的术后病理分期特征与患者3年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研究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局部浸润因素(切缘、癌结节、血管神经浸润等)、TNM分期与DFS的关系。结果共人选135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8±12)岁(18-80岁)。患者总体3年DFS为85.2%,完全病理缓解率(pCR)为19.3%,ypTON+者3例,占ypT0患者的10.4%。随着ypT分期和ypTNM分期的进展,DFS有下降的趋势(x。=14.296、52.643,P=0.006、0.000);ypT0-T2期和yp0-I期的患者有较好的DFS(分别为93.1%-100%和92.3%、97.4%);ypT3、YPmB期患者DFS较差(分别为70.2%和46.7%)。淋巴结阴性和阳性患者的DFS差异显著(分别为96.8%、58.5%,X2=34.125,P=0.000);是否存在局部浸润因素患者的DFS分别为42.9%、90.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32.666,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RR=12.312,95%cI:2.828~39.258,P=0.000)和局部浸润因素(RR=5.422,95%CI:1.202-8.493,P=0.020)是DFS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分期状况与患者的生存预后密切相关,ypT分期和ypTNM分期的进展预示患者预后不良;淋巴结状况和局部浸润因素是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 键 词:直肠肿瘤 肿瘤分期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放射疗法
分 类 号:R735.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