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mild-hypothermia therapy on coagulation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梁晋[1] 祝捷[2] 李建国[2] 张赛[2] 陈旭义[2]

机构地区:[1]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天津 300162 [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基  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JCZDJC24100)

年  份:2014

卷  号:21

期  号:1

起止页码:18-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急性sTBI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温治疗组(NT组)和亚低温治疗组(HT组),每组20例。NT组给予常规治疗,HT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动态监测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浓度。统计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纤溶亢进、脑梗死3种常见凝血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于伤后3个月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估预后。结果 NT组伤后PT、APTT、TT显著缩短,12 h达谷值〔PT(s):10.6±0.8比11.6±1.2,APTT(s):16.7±1.2比20.8±1.4,TT(s):9.8±0.8比13.6±0.8〕,Fg、D-二聚体水平于伤后显著上升,12 h达峰值〔Fg(g/L):3.2±0.9比2.5±0.8,D-二聚体(μg/L):4126.7±1170.3比873.5±140.2〕,表明NT组伤后12 h内呈现高凝状态,12 h后向纤溶亢进转变。HT组PT、APTT、TT在给予亚低温治疗后缓慢延长,于伤后12 h达峰值〔PT(s):14.4±0.9比10.9±1.0,APTT(s):45.4±1.0比20.2±1.0,TT (s):25.3±1.2比13.0±0.6〕,Fg逐渐下降,12 h达谷值(g/L:1.8±0.7比2.3±0.6),然后趋于正常水平;D-二聚体逐渐上升,12 h达峰值(μg/L:3079.8±947.6比795.6±120.7),72 h趋于正常水平,且HT组上述指标早于NT组恢复正常水平。NT组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高于HT组(10%比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组纤溶亢进(5%比35%,P<0.05)和脑梗死(0比25%,P<0.05)的发生率低于NT组。HT组良好率较NT组明显升高(30%比5%,P<0.05),病死率明显高于HT组(25%比10%,P<0.05)。结论亚低

关 键 词:亚低温 颅脑损伤,重型  凝血功能 预后

分 类 号:R651.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